逐夢藏東平安歸:(二四)藏傳舞蹈跳阿嘎

逐夢藏東平安歸:(二四)藏傳舞蹈跳阿嘎
作者:吳聰賢醫師

鍋莊舞,在2006年,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同時也被一些省份,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在短視頻上,看那些年輕的藏族女性,穿著藏族傳統服飾,跳起婀娜多姿的鍋莊舞,那種幸福和快樂,洋溢在臉上,多讓人羨慕呢!說坦白點,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沒想到藏族女性,穿上傳統藏服,竟然那麼雍容華貴和美麗!除了文化價值外,也有其重要的社會價值,例如,鍋莊舞也承載和創新藏族文化、激發人們幸福感、豐富社會文化,也豐富了學校教學課程等。我情不自禁地,自然會聯想到,流亡印度喜馬偕爾邦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政府,以及投靠流亡政府近10萬名藏人,看到鍋莊舞在青藏高原,蓬勃發展,大放異彩,顯現無窮盡的富裕和幸福,不知他們內心是何感想?「同樣是藏族,在喜馬拉雅山北面的藏人,過得那麼幸福快樂,我們在喜馬拉雅山南面的藏人,連一張印度身分證也沒,更別說一本護照了,想離開達蘭薩拉,做夢也難!我們是無根的浮萍嗎?」我這種聯想是對還是錯?你認為呢?很值得探討。

雍吉這位年輕幼教老師,在2021年,就在4年前,她與其他藏族同胞,湊錢購買燈光和音響,成立了鍋莊舞團隊,在成都錦外中心旁的路邊小廣場,固定時間,固定地點,群起跳起了鍋莊舞。經過互聯網傳播和口耳相傳,她們的鍋莊舞活動,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參與,不僅在旁觀賞,有的還下場學者跳,跳舞運動又健身,當然也可以減肥,眾人趨之若鶩,最熱鬧時刻,甚至有近千名各族群民眾,蜂擁蒞臨,圍著觀賞,主要是四川當地人,以及外省籍內地人,有的則遠從北京、上海而來,簡直把小廣場當成打卡地點,鍋莊舞有如內地的廣場舞,要變成全民運動了。這次西藏旅遊,第一站就是成都,114年6月29日,行程第1天,上午9點,從桃園機場起飛,中午12點,來到成都機場,內心盼望著,是否有空前往錦外中心小廣場,親眼目睹鍋莊舞表演?然而,這僅是夢想而已,因這天的行程非常緊湊,我們去了三星堆博物館參觀,停留了些時間,根本沒有空閒的時刻可去。三星堆博物館是很好的景點,三星堆文化距今3000-4000年,屬於青銅器時代,相當於中國的夏朝和商朝,展示中國夏商時代文物,全球唯一的,沒有分號的,世界級的博物館,我有說不完的感想和心得,不急,老頭子時間多的是,留待下次再說了。

鍋莊舞網紅雍吉的「雍」,讓我聯想到此次西藏行的「羊卓雍錯」。我是74、75歲的老頭子,時間多的是,閒極無聊,上網查了些資料,與親朋好友分享。「雍」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,指和諧的、和睦的,如「雍和」,例如「書經•堯典:百姓昭明,協和萬邦,黎民於變時雍。」清朝皇帝胤禛,又稱清世宗、雍正皇帝,世宗是廟號,雍正是年號,其「雍正」應該含有和諧、和睦的意思吧?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老頭子,時間也多的是,換你去搜尋網路吧。

但在藏文語意裡,「雍」有以下三種涵義:在政治或社會語境中,指統治者和組織的權力,在廣泛的意義上,可以指任何形式的力量或掌控能力。在雍仲本教的語境中,特指卍字,象徵吉祥、永恆和佛法的真諦。在羊卓雍錯的名稱中,雍代表碧玉,形容湖水的顏色。何謂雍仲本教?雍仲本教是西藏古老的本土宗教,在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崛起之前,已經存在於西藏,在藏區具有統治地位,後來受到佛教的影響和挑戰,雍仲本教和佛教互相融合,以致創立了與眾不同的藏傳佛教。何謂卍字?它是佛教、印度教的特殊符號,台灣也屬於佛教一環,所以你我常會看到,它代表吉祥、幸福、佛法和神聖的意思。但是,卍也是德國納粹時期,納粹黨的黨徽,以致帶給卍字負面的涵義。

15天的西藏行,整個旅途上,不是遊山玩水,就是看山看水,當然也看高原湖泊。西藏自治區被稱為「湖泊之鄉」,有超過1500個大小不一的湖泊,有鹹水湖,有淡水湖,也有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,總面積約2.38萬平方公里,佔全中國湖泊總面積的30%,有許多湖泊面積甚至超過1000平方公里。湖泊是中文,「措」或「錯」是藏文音譯字,也就是湖泊的意思,中國大陸簡體字寫成「措」,台灣繁體字寫成「錯」,沒有對錯問題。原則上,小面積的湖泊,直接稱作「湖」,簡單明瞭;若是大面積的湖泊,大到無法無天,大到看不到盡頭,有如神仙之居所,則稱之為「措」或「錯」。請千萬要記住,不要在「措」或「錯」的後面,再添加「湖」字,例如把羊卓雍措或羊卓雍錯,寫成羊卓雍措湖或羊卓雍錯湖,這簡直多此一舉,畫蛇添足,庸人自擾,有如脫褲子放屁,有損它偉大聖湖的美名。

老頭子閒來無事,總要打發時間,我稍微整理一下,此趟西藏行,我們到底參訪了幾座湖泊?7月1日,行程第3天,參訪林芝市波密縣嘎朗鄉的嘎朗湖;7月2日,行程第4天,參訪與林芝市緊鄰交界的,昌都市八宿縣的然烏湖;7月3日,行程第5天,參訪林芝市波密縣古鄉古村的古鄉湖;7月4日,行程第6天,參訪林芝市工布江達縣的巴松錯;7月6日,行程第8天,參訪山南市浪卡子縣的羊卓雍錯;7月10日,行程第12天,參訪拉薩市當雄縣和那曲市班戈縣的納木錯。上述每座湖泊,都各有其特色,精采絕倫,美不勝收,且不分軒輊,不僅是眼睛的饗宴,更是心靈的洗滌,這種行程的安排,行雲流水,順風順水,看盡青山綠水,讓人收穫良多,也讓人感激涕零。慢慢回味,享受韻味,這是真理,我這個老頭子時間多的是,我往後會把每一座湖泊,逐一詳述,說得天花亂墜,說得水流千丈,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還請親朋好友,多多捧場和期待。

不過,在所有湖泊中,最讓我心靈震撼的,最觸動我心弦的,則是羊卓雍錯,我愛死她了,連做夢都會夢到她。羊卓雍錯美在哪裡?那碧玉般的湖光水色,那廣闊無邊無際的超然,不僅讓我驚訝,也當場讓我一陣心悸,胸口無來由的蹦蹦亂跳,有如心律不整發作!她的美韻,她的靈氣,讓我恍神,令我魂魄出竅,我根本無法用口語,或用筆墨來形容。藏族傳統習慣命名,女性常用「雍」來取名,祈求吉祥、平安與幸福,為何湖泊也取名「雍」?沒錯!在藏傳佛教信仰中,高山雄偉代表男性,以男性命名;湖泊陰柔代表女性,以女性命名,所以有羊卓雍錯此命名,再自然不過了。羊卓雍錯,留給我甚多的回憶和思念,毫無疑問地,往後某天,我還會好好地追憶一番,不急,不慌張,青雲流水地,我慢慢回味,眾人享受韻味,不也挺好的?

廢話少說,囉嗦過頭了,我重新回到文成公主第四幕。除了我熟悉的鍋莊舞外,還有我不曾看過的「打阿嘎」歌舞。何謂「打阿嘎」?在藏語中意指「夯土」,是一種藏族傳統的屋頂或地面修築方式,使用特殊泥土(稱作阿嘎土)和碎石,再混合其他材料後,分層夯打而成,使其堅固、平滑且防水,這種夯土的勞動方式,經過改造推廣,加入歌聲和舞步搭配,將原本的勞動動作,昇華為一種歌舞,成為藏族傳統的歌舞藝術表演。「打阿嘎」本身就是勞動歌舞,一邊勞動,一邊唱歌,也一邊跳舞,所以又稱作「跳阿嘎」,後來,又加入其他元素,把播種、除草和收割等勞動,也加了進來,動作更顯繁複、精煉和多樣化,當然更有震懾力、衝擊力和說服力了。坦白說,我喜歡鍋莊舞那女性化的陰柔,但更喜歡跳阿嘎那種男性雄壯的震懾力,如果,你跟我一樣,都是74、75歲的老頭子,你應該也會較喜歡那「跳阿嘎」吧?其實,藏族有三大傳統民間歌舞,除了鍋莊舞、跳阿嘎外,還有第三種傳統民間歌舞,但我不知道何種歌舞!或許第四幕「高原之神」,有現場表演,只是我不知道何方神聖罷了!還是你知道那第三種傳統民間舞蹈?願聞其詳。(114年8月9日完稿)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