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夢藏東平安歸:(二五)藏族女生兩歲多

逐夢藏東平安歸:(二五)藏族女生兩歲多
作者:吳聰賢醫師

文成公主第五幕「藏漢和美」。第五幕也是最後ㄧ幕,是結尾完結篇,我拉拉雜雜地,天馬行空地,真情流露地,說了一大堆廢話,有的沒有的,終於要結束了,但願沒有引發你的厭煩。吐蕃王松贊干布,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,完成藏漢聯姻,從此開啟兩族歷史新的篇章,這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了。第五幕劇情不再那麼緊湊,沒有前一幕震撼和磅礡,似乎有點意猶未盡,輕描淡寫地在重複,卻也忠實地完成了使命,表現兩族一家親的和樂大團結。兩位劇中主角,飾演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,都很熱情地出來謝幕,還包括其他眾多演員,尤其,第三位主角唐太宗李世民,更是興奮不已地,又積極又激動地,硬擠上來謝幕,更加讓觀眾窩心不已。我躊躇不決,真的很想上前湊一腳,不是為了拍照留念,而是想看看1400年前的文成公主,會長得怎麼樣?漂亮嗎?溫柔婉約嗎?秀外慧中嗎?節氣沖天嗎?哪位精挑細選的演員,藏人或漢人?夠資格來詮釋偉大的文成公主?因散場人多,我怕脫了隊伍,迷路又迷失了自己,只能緊跟著嚮導走,走出劇院,走往偌大停車場,不敢趨前看究竟,只能搖手說再見,在腦海裡,留下那朦朧的夢幻空間。

不管唐朝史官或藏族後人,都把文成公主和親故事,用文字記載入歷史史冊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永留在青史,也永留在人心,例如,史書「舊唐書」和「新唐書」,以及敦煌出土文獻「吐蕃大事記年」都有記載,即便是藏人班欽•索南扎巴所著作的「新紅史」,也有相關記載。班欽•索南扎巴(西元1478-1554年,享年76歲),是第十五世甘丹寺住持,他師承第二世達賴喇嘛,又擔任第三世達賴喇嘛的老師,他著作的「新紅史」,是一本重要的西藏通史。不過,我某位親朋好友,卻說:「文成公主秀是大洗腦。」洗誰的腦?洗藏人的腦,也洗漢人的腦。這牽扯政治意識,這是政治話題,屬於個人的看法,更屬於個人的自由意識,他人難以置喙,更難以干涉!然而,我想說的,藏漢大團結、大和樂,共享安和樂利大幸福,有何不好?我本來以為,文成公主秀就此結束了,話題就此終結了,沒想到友人的回應,讓我衍生出另一個話題,這是此次西藏行,旅途中的一個小插曲,它是溫馨的小故事,但牽涉了政治意識,就不再那麼溫馨了。但願我說的,能引起你的共鳴,而不是在說廢話。

114年7月8日,週二,行程第10天,我個人認為,是此次西藏行最偉大的日子。清晨一大早,搭環保接駁車,離開巴松村藏人民宿,離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最近距離的民宿,終於來到夢寐以求的,此行重要目的地,珠峰大本營。珠峰大本營有兩處,我不知道,你也可能不知道,它們都位於日喀則市的定日縣,一處是曲當鄉嘎瑪溝一帶的東坡大本營,也被稱為北坡大本營;另一處則是紮西宗鄉的西坡大本營。當然,在珠穆朗瑪峰的南面,也就是尼泊爾境內,也有另一個大本營,此大本營跟我們無關。本團去的珠峰大本營,是東坡大本營,還是西坡大本營?是東坡大本營!你把它聯想到蘇東坡,就不會有錯啦。此東坡大本營鄰近絨布寺,我們有去參訪絨布寺,這就是明證。東坡大本營海拔5200米,距離珠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,是我們此次西藏行,走過最高海拔的地方吧。不!絨布寺最高,絨布寺海拔5220米,還高出20米!或許,東坡大本營地理位置較近,較多人來參訪,觀光客較多,以致相對於尼泊爾的南坡大本營,東坡大本營也被稱為北坡大本營,也就是說,西坡大本營被邊緣化了,不見經傳了。珠峰大本營和絨布寺,我之前已詳述過了,不是我話題的重點,不再複述了,有興趣的話,請回頭溫故知新吧。

上午11點過後,近中午時分,一行人離開了絨布寺,也依依不捨地,尤其是我,離開了珠峰大本營,我們往回走,要重新回到日喀則市區,此行距離少說有400公里。日喀則市僅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市,相當於台灣的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或台中市,土地面積卻有17.99萬平方公里,比台灣的3.6萬平方公里大太多了,將近5倍大,但2010年統計的人口數才70.33萬人,又比台灣的2300萬人口差遠了,才我們的3%而已。旅途上,我們自己的巴士,怎又走上了九彎十八拐?這條道路不是顛簸的碎石子路,而是平坦的雙線柏油路,不算難走,但拐彎太多了,若有對方來車的話,仍讓人膽顫心驚的,忍不住祈求司機務必要小心開車,我這個膽小的老頭子,受不了任何驚嚇的。其實,不是九彎十八拐,這是一般的通稱,我們的藏族嚮導就是如此介紹,有人說是108拐,但真實的情況則是128彎。乖乖!128彎轉下來,可不是蓋的,我頭昏眼花不要緊,那位藏族司機可不要頭昏眼花,我們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他手上。其實,這些都是多慮了,中國大陸的法律很嚴謹,司機都很盡職,這是他們的飯碗,有人等著候補,飯碗可丟不得。司機如何遵守法律?行程中,我們有遇到實際的狀況,有空再找時間詳談。

怎說我們又走上九彎十八拐?難道是我夢中說夢話?還是剛睡醒說糊塗話?雖說「下車尿尿、上車睡覺」,但路途遙遠,拉著長車,我總不會全程睡覺,總有睡醒的時候,且大半是清醒的,加上我手機沒有網路,我不會直盯著手機看,當然看往窗外的景色,看那高山冰川,以及小溪流水了。日喀則不像林芝,林芝有「小江南」之稱,因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,阻擋了印度洋的季風,濕潤空氣進不來,日喀則地區較為乾旱,不會有大溪流,僅有冰川融化後形成的小溪流。沒錯!前一天,114年7月7日,我們從日喀則過來時,就走過了九彎十八拐,今日重回日喀則,似乎沒有其他替代道路,我們照樣走九彎十八拐,我沒有說夢話,也沒有說糊塗話,貨真價實的,我們走同一條道路。其實,前一天走九彎十八拐,是參訪另一個重要的景點,這個景點跟珠峰大本營一樣,有異曲同工之妙,都能觀賞8000米以上的高山冰川,包括珠穆朗瑪峰等群峰,此觀景平台叫做「加烏拉山口」,網路名聲很旺,是前往珠峰大本營觀景遊客必打卡的啞口。因為時間安排上的關係,我們沒有從加烏拉山口,直接奔往珠峰大本營,而是先在巴松村住一晚,隔天清晨,再好整以暇地,精氣神十足地,趕去珠峰大本營。7月7日,走過九彎十八拐,我們有來到加烏拉山口觀景台,巍峨高山在眼前,冰川太漂亮了,景色太迷人了,眾人努力打卡拍照,停不下手來,可能此生唯一的一次,不再有第二次了,怎能停下手呢?關於加烏拉山口,走過必留下遺跡,也留下回憶,我另找時間再詳述。

這回主題,我要說的是藏族小女生,才2歲多的萌樣可愛小女孩,她跟我家最小的孫子大抵同齡,以致引起我特別的關注,在飯館內,我邊吃著中餐,也邊注意她吃中餐。鄉間藏族人,除了語言和穿著外,不管男或女,外貌也很容易辨識,其實所謂的外貌,也就是臉孔和皮膚黝黑。為何臉孔和皮膚黝黑?我猜測應該跟高海拔有關係,青藏高原夏季,太陽大,紫外線也強,台灣也是,長年在田裡工作,時常在外奔跑,若沒有遮陽傘等保護,臉孔和皮膚不黑才奇怪!因為城市藏族人,尤其是年輕女性,有注意防曬,有注意保養,皮膚可白皙了,坦白說與漢人沒有區別,根本無法從外貌分出藏人或漢人來,全都屬於蒙古黃種人。至於這位2歲多的小女生,她的皮膚是黑或白?沒有什麼不同,我根本分不出是藏族小孩,還是漢族小孩,因她的膚色跟我們一樣。我為何說她是藏族小孩,因在飯館內,照顧她的,端飯和端菜的,明顯地是她的父親,而這位擔任廚工的父親,就是臉孔和皮膚黝黑的藏族人。老頭子時間多的是,我與這位小女生發生了何邂逅?不急也不慌,我下回再詳述。

大抵上,藏人皮膚較黝黑,但與漢人同是蒙古黃種人,差異不是很大,例如,在四川成都跳鍋莊舞的雍吉,以及她的團隊同夥們,根本與四川當地人分不出你我,甚至比四川當地人更像漢人,也更加漂亮美貌。無論如何,藏人和印度人差異可大了,根本不是同一種族的,不同宗,不同族,印度怎麼併吞得下藏南地區?藏南地區,佔地9萬平方公里,是藏族傳統生養地區,中國大陸認為是中國故有領土,因受麥可馬洪線所害,目前遭受印度實質控制,還設立了阿魯納查邦,近日,有好友向我詢問:「不知道阿魯納查邦,還有沒有講藏語?」據傳,藏南有40、50萬藏人,印度為了改變種族人口結構,強力移民近百萬人口到藏南地區,或許超過百萬人,可想而知的,藏人小孩接受印度學校教育,絕不可能在學校講藏語的,只能在家裡講了,至於藏文呢?會不會就此失傳,那可難說了!關於此藏南地區,跟我要談的藏人2歲多小女生有些關聯,哪些關聯?話題很長,下回詳敘了。(114年8月10日完稿)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