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夢藏東平安歸:(五四)水流豐沛尼洋河
作者:吳聰賢醫師
此次西藏行,在台灣多位CEO和陸方旅行社,多次溝通、協調、安排行程下;嚮導全方位情真意切,真誠又熱心地輔佐下;以及23名同好團員們,在入藏健康證明的壓力下,終於順利完成了15天的旅遊,確實很難得。這15天的旅程,包括11天的西藏行,以及前後4天的四川成都與重慶行,讓我們這團高齡男女旅行者,夢想成真,也夢幻成真。我們看到了此生夢寐以求的,高山、冰川、高原與湖泊;沐浴在藏族傳統宗教文化洗禮中,感受到心靈崇高的震撼;以及享受到四川天府之國的,享譽世界的美食饗宴,整個旅程,到處都是好風好景,精采絕倫的好風光,這種人間天堂般的行旅,除了充滿喜樂和幸福,也充滿了感恩和感謝,尤其是那感恩和感謝,時刻縈繞腦際,一時一刻難以消退,因我們如倦鳥歸巢般,快樂出門,也快樂且平安歸來了,這是多大的福份,豈能不感恩和感謝?
我每天所嘮叨的「逐夢藏東平安歸」遊記,我把遊記標題,特別強調在後面「平安歸」三個字,因旅遊最重視的,也是終極追求的,就是平安歸!除了平安歸,還能有啥?尤其團員中,有五組賢伉儷,包括我與老伴,是彰中58年級老同學,高齡74、75歲,甚至76歲的老人家,特別是我,患有心律不整痼疾,冒著極大風險,對自己都不敢懷抱滿懷自信的,卻也全體都平安歸來,重回台灣那溫暖又溫馨的老窩,除了祖上積德外,也感謝西藏藏族佛教衆神明的保佑。每次到藏族佛教各寺院參訪時,例如大昭寺、白居寺、絨布寺和札什倫布寺,經過1次的經驗,每位團員都有心理準備了,也都備齊了整疊的一元人民幣紙鈔,舉手齊眉,虔誠地向每位神明案桌,分別獻上一元人民幣的祈禱;也低頭彎腰,向誦經的喇嘛們,雙手拱著,分別捧上一元人民幣的祝福,雖然是區區一元人民幣,相當於4.25元新臺幣,但那祈禱和祝福的心意,卻是滿懷和無價的,難怪諸神明和衆喇嘛們,能保佑和祝福我們平安回家。正有如某位同團團員說的:「我們屬於好狗命一團的。」你我能說不是嗎?平安歸來,就是最大的福氣。攀登高山,出國旅遊,挑戰極限,導致樂極生悲,甚至危及生命的,媒體的報導,豈是少見的?
此次西藏旅遊,「平安歸」代表兩個含義,一個是旅途上平安,另一個是躲過了高原反應。我們踏足的青藏高原,海拔至少3000、4000米,甚至5000米以上,我們來到日喀則最偏遠的珠峰大本營,海拔就是5200米,可能是此次西藏行,我們所駐足的最高海拔處,真的很意外,也很興奮,而讓人最擔心的,不就是高原反應嗎?很慶幸的,23名團員全員平安,全員all pass,沒人患上高原反應。日喀則再往西走,就是西藏阿里地區了,阿里海拔比日喀則還高,也更為偏遠,景色當然更不一般,但我們的行程就止於珠峰大本營,不再往西,接著就是往回走了。我們參訪過色季拉山口、嘉錯拉山口、加烏拉山口等,這些山口海拔都很高,可觀賞高山與冰川,它們有沒有超過5200米?往後詳細介紹這些國內外,遠近馳名的山口時,我再來仔細討論了。至於旅途上平安嗎?沒錯!大致上都很平安,沒有出什麼大差錯,唯一的小差錯是,114年6月30日,西藏行第2天,為了趕搭早上飛機,飛往西藏林芝,我們大半夜的,3、4點就從酒店出門,來不及吃早餐,但酒店為我們每人準備了小餐盒,好方便在機場沿路解飢,可能因慌張,剛出門沒幾分鐘,才上了高架道路,我們的巴士與私人轎車,發生了擦撞,很慶幸的,僅是小擦撞,很快順利解決,沒有耽誤到多少行程。這個意外小插曲,我有空另找時間再詳談。總之,旅途也是很平安,順順利利,順風和順水,我們最後才能快樂平安歸。
其實,除了咱們巴士,在大半夜,有驚無險的小擦撞外,我與老伴倆人,私下也發生了意外插曲,雖說有驚無險,身體沒有任何外傷,只有心裡面的創傷,但至今回想,仍忍不住寒顫,在仲夏酷熱天,簡直是不寒而慄!忍不住地感恩,慶幸祖上有積德,父母在天之靈有保佑,我倆躲過了一劫。話說...,114年7月1日,西藏行第3天,前夜投宿林芝酒店,這天將前往林芝波密縣,行程安排是參觀色季拉山、魯朗林海和嘎朗湖,因昨晚睡得很舒服,一夜好眠,一大清早起床,離酒店早餐時間,還有半個多小時,我與老伴相約:「不如到酒店外面走一走?」林芝海拔高嗎?氧氣會不會稀薄?林芝清晨氣溫如何?溫暖還是寒冷?會達到台灣寒流的標準嗎?倆人只好出門試試水溫了。酒店所在處,應是林芝市區最繁華地區,因附近全都是高樓大廈,普遍是9層樓以上的新建築,也大半是酒店業者,很明顯地,林芝因觀光業起家,也因觀光業興盛,也會以觀光業偉大,為何如此說?因林芝雨水豐厚濕潤,素有「西藏小江南」的稱號;也因林芝壯麗的雪山和冰川美景,亦享有「東方小瑞士」的美譽,不僅是中國大陸旅遊勝地,也是世界旅遊聖地。酒店大門外是4線道大馬路,馬路另一邊則是尼洋河,我倆決定走過馬路,來到尼洋河岸走一走,看山又看水,體驗林芝的魅力。
尼洋河,起源於米拉山西側,自西向東流,流經林芝市區,在林芝縣的則們附近,匯入雅魯藏布江,全長307.5公里,是雅魯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,其流域面積和平均流量,排名第2,僅次於帕達藏布江。每年6、7月,印度洋暖濕氣流,沿著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上溯的影響,降雨量大,加上冰川雪水融化,每年這個時節,尼洋河水流量很大,也很壯觀。但是,我眼前的尼洋河,河灘非常寬廣,足有1-2公里寬,水流卻不多,有若枯水期,很奇怪地,與自由維基百科所述的,完全不符合!此條尼洋河,可以說將林芝市區分割成兩半,有一座大橋連接對岸,而對岸的河邊,也是有一條大馬路,路邊照樣正在大興土木,有不少棟高樓大廈,漫延成一整排,不是剛完工,就是正在興建中,沒有看到所謂的爛尾樓。可以預見的,再過一年半載,尼洋河的兩岸全都是大酒店;我預估再3、5年後,林芝的繁榮將會逼近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,甚至超越日喀則!尤其林芝墨脫縣境內,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處,全世界最大水電站完工後,林芝不想繁榮興盛也難!我倆欲穿越馬路,以便來到尼洋河畔溜達,到底發生了何意外?時間關係,容我下回再詳述了。
結束這回文章之前,我忍不住要感謝我大學同學,他在百忙中送來回應:「補充吳醫師丹木斯資料,及中醫對高原反應常用紅景天的介紹...。」這位老同學,公立大醫院主任級醫師屆齡退休後,跟我一樣,退而不休,仍自行執業,繼續服務病患,因學經歷豐富,名聲響亮,普獲病患愛戴,以致院所門庭若市,病患川流不息,忙得不可開交。他對高原反應有諸多處置經驗,他的回應等同他經年累月的心得,簡直是一篇教科書章節,總字數沒有1千個字,至少也有5、6百個字,詳盡討論說明,鉅細靡遺,令我嘆為觀止,不禁肅然起敬。因考慮到著作權問題,且是私人心血結晶,我不敢全文抄錄,只虔敬地,借此一角,誠心誠意地,表示感謝和欽佩,他的回應就是最大的鼓勵。(114年9月22日完稿)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