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六)濃郁撲鼻七里香作者:吳聰賢醫師10幾20年歲月,從壯年、中年,以至老年,74高齡,或許該說老老年吧?每天清晨,幾乎很少例外,一年365天,少說有340天或350天,我都去田裡除草,田裡離家近,只有2、3分鐘的機車距離。我非常接近地氣,沒有板凳、塑膠板或紙板當墊襯,不怕褲子髒了,髒了,再洗;也不怕褲子濕了,濕了,再洗,完全不當一回事,就是直接坐在田裡地上,跟泥土沒有絲毫距離。我與泥土為伍,與雜草為伍,也與八哥、蝸牛、蚯蚓、馬陸、蜈蚣、陸生渦蟲、鉤盲蛇、蟾蜍、青蛙等小動物,時刻為伍,親密在一起,不分你我,我不是山大王,因田裡沒有老虎、獅子、熊或豹,我只能算田小王罷。今年因為雨水多,今日,西太平洋不就出現今年的第18個颱風,名叫山陀兒嗎?導致最近幾天,很難得地,在草叢裡,幾次瞥見小青蛙,迅速跳躍飛奔,不與我親近,逃得無影無蹤,我想出手去抓,卻都來不及。蟾蜍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五)住血線蟲挺可怕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五)住血線蟲挺可怕作者:吳聰賢醫師我田裡的蝸牛,大致上分成三大類,我不是蝸牛專家,這是個人的偶思,簡單的分類法,姑且分享,並請指教。第一類,小而扁的小型蝸牛,大小約5元硬幣大,暗黑色,蝸牛殼有螺紋,殼接近扁平,而非圓錐形,這是極大差異,喜躲在樹根磚塊下,也會藏在萱草葉片中。我搜尋網路,外觀類似Monachoides vicinus蝸牛,此類圖檔,也出現在@2003-2024 Shutterstock Inc.,屬英文版,我肯定看不懂,且下載要錢,我不敢去動它,還有勞專家給我指導。第二類,暗灰色中型蝸牛,大小約3、4公分,或許4、5公分,螺殼顏色黯淡,沒有色彩,跟一般常見蝸牛一樣,成圓錐形。第三類,漂亮大型蝸牛,約有10公分大小,個頭大,腹足肉多,螺殼色彩斑斕,具有褐色、棕色條紋,賞心悅目,可說是漂亮寶貝,一般統稱為非洲大蝸牛。早些年,我田裡的中型和大型蝸牛佔比,大約50比50,如今,大型蝸牛佔極大優勢,下到田裡,所看到的蝸牛,幾乎全都是非洲大蝸牛,下雨關係,到處都是非洲大蝸牛,每天撿一水桶蝸牛,也撿不完,最近幾天,我想找暗灰色中型蝸牛,卻一隻也找不到,我不知道什麼原因。非洲大蝸牛原產於非洲東部,成年體長8公分左右,最大的超過20公分,幾乎等於成人手掌大,它怎會飄洋過海來台灣?據說,因個頭大肉多,可大快朵頤,新加坡最早從非洲引進了非洲大蝸牛,在1933年,日據時代,日本人為了嚐鮮,把它從新加坡引進台灣,這是濫觴,以致造成台灣今日的氾濫。水潑出去了,再也回收不了。我沒吃過蝸牛肉,也沒膽子吃,但有老饕說,蝸牛肉跟田螺、海螺肉相同,口感一樣,不易區別,照樣吃得津津有味,難怪某些快炒店,會掛羊頭賣狗肉。人吃蝸牛,鴨子也吃蝸牛,出乎意料的,還有一種飼養動物,也吃蝸牛呢。昨天,我衛生所退休防疫同仁Line群組上,有人回應說:小時候,父母除了教書外,家裡也從事副業,專養殖牛蛙,牛蛙最愛吃蝸牛,每遇雨後,蝸牛爬滿路邊,姐弟多人,提著水桶撿拾蝸牛,回家餵養牛蛙。這是台灣早期的農村,很溫馨,也讓我長見識了。2、3年前,新冠肺炎疫情正熾熱,蔓延全世界,台灣不例外,也遭受疫情蹂躪,陷於水深火熱中,凡從國外入境的,無法獨門獨户的,不能直接回家,必得搭防疫計程車,住進防疫旅館,進行相關檢疫隔離。兒子和媳婦,恰好在此疫情期間,帶著幾個小蘿蔔頭,從美國搭機回來,等經過醫院快篩(大人)和PCR檢驗(小孫子),確認陰性後,才得回家,此時已是回台後的第10天了。一家團圓,親情無限,歡天喜地,幸福無邊。家門口小花圃,有小隻蝸牛,某天,我抓了一隻小蝸牛,放在掌心把玩,給小孫子進行自然生態教育,才3歲的老二,好奇心驅使,伸出手來,也要抓蝸牛玩耍,媳婦在門邊看到了,即刻發聲阻止:「不要碰蝸牛,蝸牛很髒,會感染病蟲害!」沒想到,小孫子反應快,馬上頂嘴回去:「爺爺可以,我怎麼不可以!」那種小大人的口氣,得理不饒人的態勢,害我內心忍俊不禁。我膽小懦弱,沉默寡言,逆來順受,沒想到小孫子還挺強悍的,反應快,且口才伶俐,有大將之才,我這個爺爺甘拜下風,青出於藍,更勝於藍,我要欽佩得五體投地了!蝸牛為何很髒?這是科普常識,不僅大人要懂得,連小孩也要懂得,它對人類傷害可不小,會罹病,會死亡。我唸醫學院時,大二上寄生蟲學,教授就有提到,蝸牛是廣東住血線蟲常見的中間宿主,中間宿主不會受害,人類透過蝸牛,感染廣東住血線蟲,人類則會受害發病,例如:手摸過蝸牛,或蝸牛糞便、黏液,手沒洗,手卻放進嘴裡;蝸牛肉沒有煮熟,吃進肚子裡;蝸牛爬過的生菜沙拉,沒有清洗乾淨,吃進肚子裡,這些情形都會造成感染,可說處處皆陷阱,小心為要。維基百科有敘述,廣東住血線蟲(Angiostrongylus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四)樹棲蝸牛害人精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四)樹棲蝸牛害人精作者:吳聰賢醫師蝸牛是害蟲嗎?肯定是!我就深受其害,我無力抵抗,只能逆來順受!不單種菜苗,如南瓜苗、絲瓜苗、辣椒苗、青椒苗等,不夠蝸牛啃食外,我家田地的蝸牛,還會上樹呢!我田裡不時種木瓜樹,木瓜樹好種,簡單易種,撒種和移植即可,甚至不用種,自己也會長出來,然而,幾乎都會遭蝸牛糟蹋,尤其是非洲大蝸牛,不管是1輪生的木瓜樹,樹高1、2米,還是2輪生的木瓜樹,樹高3、4米,蝸牛照樣能爬上去,啃食木瓜,吃得津津有味。不要說啃食過,只要蝸牛爬過,還沒等木瓜在欉紅,蝸牛爬過的部位,就先腐爛了,不能吃了,殊多可惜,不僅是糟蹋食物,更是暴殄天物。有人說,蝸牛可分兩類,地棲性蝸牛和樹棲蝸牛,但我田裡蝸牛,不僅地棲,也可以樹棲呢!歡迎蝸牛專家,來我田裡研究,證明蝸牛還有第三類,地棲兼樹棲蝸牛。我個人認為,只要是果樹,有果子可吃的,任何蝸牛都會奮勇爬上去,所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三)罪魁禍首是蝸牛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三)罪魁禍首是蝸牛作者:吳聰賢醫師今年中秋節,113年9月17日(週二),很不平靜,台灣爆發了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死亡案件,總計12人緊急送醫,3人死亡,4人命危。不單是台灣,這會是很重要的教材案例。如果,我仍任公職,那我這個疾管科長和防疫同仁,以及衛生局內的食品衛生科、檢驗科和稽查科,肯定徹夜不眠,挑燈夜戰,忙個翻天。中秋節這天,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,李姓族人,把中秋節前一天撿拾的蝸牛,分送一些給鄰居曾姓老婦,老婦自製了原住民的傳統美食「阿粨」,所謂的蝸牛小米粽,其組成包括血桐葉、小米、蝸牛、豬肉、竹筍、小米粉等,老婦當晚吃了阿粨,發生了嘔吐、抽搐等現象,緊急送醫,2、3個小時,即不治。遺體送回家後,鄰近親人陸續來守靈,因不知阿粨有問題,又有11人也吃了剩下的阿粨,結果均發病,緊急送醫,導致又有2人死亡。中秋節隔天,地方衛生局據報,通知中央衛福部,衛福部疾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二)鉤盲蛇者有價值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二)鉤盲蛇者有價值作者:吳聰賢醫師這是我的習慣,我必定坐在地上,在田間悠哉除草,這樣可以節省體力,我這樣的老人家,體力差,蹲著除草,肯定撐不了10幾分鐘的,有過幾次,被兩種細細長長的蠕蟲驚嚇,真的被驚嚇,嚇到幾乎挫屎,也嚇到狂奔而起,飛也似地起來,不僅不敢再坐地上,還離得遠遠的,退避三舍,保持距離,不敢靠近。第一種蠕蟲,有扁平的頭部,橫向的四方形,好像小女孩的雙髮髻,也好像雷公的打雷鎚,相當詭異,相當恐怖,有如外星球生物,上網搜尋後,始知是陸生渦蟲,學名是柯氏廣頭地渦蟲,上回已敘述,我不再重複。這回,則回頭來說另一種嚇人的蠕蟲,此蠕蟲也是細細長長的,身體細長,約0.3-0.4公分粗,約20公分長,或許更長些,說牠類似蚯蚓,卻一點也不像,蚯蚓身材較粗胖,身體有環節,但此蠕蟲身材卻細長,無環節,仔細看,似乎有細小鱗片,光線反射下,會有金屬光澤,閃閃發亮,體表顯現出鐵青色,又有些紫色。牠跟蚯蚓最大的不同是,同樣沒有腳,但以S形方式爬行,且爬行速度極快,飛也似地,是蚯蚓的10幾倍,保證蚯蚓追趕不及,感覺牠會瞬間飛竄過來,奔進我短褲裡。我依稀記得,我曾見過一次,看見牠張嘴,還吐出蛇信來。如此看來,有蛇信,不像蚯蚓,反而更像蛇呢!照上面敘述,這隻嚇人的蠕蟲,似乎是蛇的幼仔,剛出生不久的,屬於小小蛇囉?不!絕不可能!我又不是沒見過剛孵化出來的蛇仔,剛出生的蛇仔,不是這個樣子。10幾20年前,田裡一棵腐爛的樹,無意間,我從樹根底部,掘出一窩小蛇來,沒看到母蛇,只見到7、8隻小蛇,身體淡黃色,有著淡淡的花紋,我不懂蛇類,不知何種蛇,也不知是否有毒,牠們全部蜷曲著,緊緊聚在一堆,我的大動作,沒有驚嚇到牠們,牠們沒有竄逃,僅是蠕動著,似乎剛孵化不久,還不懂得逃命。第一次挖到蛇窩,第一次看到蛇仔,心裡很害怕,我勉強瞄了幾眼,拔腿就跑了,不是牠們逃竄,而是我先逃竄。我見到的蛇仔,不是細細長長的,而是肥肥胖胖的,約我的小指頭粗,比蚯蚓大上好幾倍,如果牠們吃蚯蚓的話,可以一口吞噬掉蚯蚓。我為何先逃竄?我手上有鋤頭,可以2、3下,就全部劈死牠們的,但是,我腦筋很清楚,有蛇窩,必然有母蛇,母蛇肯定在附近,我不是笨蛋,我不逃命更待何時?等我屁滾尿流,全身起雞皮疙瘩,逃得遠遠的,處在安全的位置,我開始後悔了,我是不是在養虺成蛇,遺留後患,自討苦吃?這些蛇仔在我田裡,等牠們長大了,我田間不是有7、8條蛇?我整天提心吊膽的,豈非成了牠們的獵物,不知哪天被牠們攻擊噬咬?如果,再經過幾代的繁殖,一傳十,十傳百,我田間豈非到處都是蛇,我不就死定了?我躊躇著,想回頭,用鋤頭把牠們全部劈死,心裡這樣想,但腳步動不了,我膽子忒小,因我真的很害怕,很擔心母蛇正等著我回頭,笑納我上門送死呢!考量再三,我放棄回頭,我給自己按個理由,也自我安慰:上天有好生之德,大地有載物之厚,至於人類呢?人飢己飢,人溺己溺,人有惻隱之心,應該愛惜生命,不該任意殺戮,不是嗎?好理家在,好幾年過去了,不是我擔心的,從此,我再也不曾看過蛇!或許,我的好生之德,連蛇也被我感動了。不過,部分雜草叢生的地方,尤其草長過1米高的,沒有穿雨鞋,我不敢踩進去,若踩進去,我也會先打草驚蛇,把蛇趕跑,以防萬一。最近幾天,受我文章影響,有不少親朋好友,說要來參觀我的庭園,欣賞田園風光,享受田園之樂,我敢答應嗎?我當然敬謝不敏,我負擔不起對方被蛇吻的後果呢!其實,我自己也很害怕,蛇分有毒和無毒,我分不清何者有毒,何者無毒,我自己瞎蒙自己,總之,看到蛇,退避三舍就是了。感恩啦!我有好生之德,蛇離我遠去。這等讓人驚嚇,令人害怕,似蛇非蛇的動物是啥?我鍵打「身體細長似蚯蚓的蠕蟲」,網路搜尋結果,找到了答案,確實的是蛇,如假包換的蛇,維基百科有如下介紹:牠的名字叫「鉤盲蛇」,學名Indotyphlops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一)陸生渦蟲超恐怖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一)陸生渦蟲超恐怖作者:吳聰賢醫師我享受田園之樂,也享受田園風光,整個人,神閒氣定,坐在田裡,挖土、掘土和鬆土,以除草和去根,不過,有過3、4次,曾挖出兩種小蠕蟲,不知道什麼鬼東西,相當可怕,挺嚇人的,我像遇到鬼般的害怕。我敢保證,若是小女生見到,不是驚慌呼喊,就是當場驚嚇昏迷。先說第一種鬼東西,牠細細長長的,粗約0.2-0.3公分,長約15-20公分,類似蚯蚓,但絕不是蚯蚓,比蚯蚓醜陋千百萬倍,牠是蠕蟲,身體圓扁形,沒有腳,似乎也沒有眼睛,但爬行比蚯蚓快速些,其身上黏濕,充滿黏液,體表褐黃色,從頭到尾,全身有數條暗褐色縱線,最可怕的是頭部,超乎想像的,成扁平狀,且是一種很難形容的形狀,好像嬰兒的雙髮髻,又像西方神話故事,雷神索爾所持的雷霆戰鎚,總之,就是非常怪異可怕。我看到牠時,最先聯想到的是水蛭,會黏在人類皮膚,進行吸血的恐怖生物,我害怕被牠纏住,更害怕用手捏牠,我必然的反應,當然屁滾尿流地,即刻跳開。還好,我膽子尚可,還不至於大呼小叫的,引人注目,那可多丟臉。為了描寫牠,我不知要如何網路搜尋,只好硬著頭皮鍵打「細長蠕蟲頭部扁平」,沒想到,竟然被我搜尋到了,牠的名稱叫「陸生渦蟲」。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,「渦」有兩個發音,漩渦、酒窩的「ㄨㄛ」;另外一個是渦河的「ㄍㄨㄛ」,渦蟲似乎也應該唸「ㄍㄨㄛ」吧。網路上「兔兔老師與你聊生態」,對陸生渦蟲有如下描述,更有影片可看其爬行,很驚悚,卻長知識,願你能打開,可不要錯過:陸生渦蟲,頭部成T字型,很像外星生物,黑色或黃色身體,細細長長,充滿黏液,是肉食性生物,主要食物是小蠕蟲、蚯蚓和蝸牛,當捕到獵物,會上前纏住,分泌黏液,將獵物固定,再分泌消化液,等獵物死後,再將嘴巴伸出來,吸收營養液。陸生渦蟲沒有呼吸系統,依靠皮膚黏液,進行空氣交換,所以會生活在潮濕,有水分的地方。陸生渦蟲是雌雄同體,可以有性生殖產卵,也可以自己斷裂身體,進行無性生殖,斷掉的一小片段,就可以重新長出一隻新渦蟲。陸生渦蟲對環境的耐受性很低,只要環境遭受污染,就無法生存。陸生渦蟲對環境耐受性差,我能在自家田裡看到他,代表我田裡環境挺好的,其實,也確實如此,我種植園藝、果樹、萱草,完全人工親力親為,我用園藝修心養性,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,20年來,我沒有用過除草劑、殺蟲劑,也沒有用過化學肥料,完全是人工堆肥,難怪田裡會有陸生渦蟲出現。或許,我膽子特小,沒有膽量敢用化學藥劑,怕傷肝、傷腎的,甚至得肝癌、腎癌的,我田地兩側一些莊稼漢,就有兩位罹患肝癌,年紀輕輕的,50幾、60幾歲就走人了。我有參與彰化縣衛生所退休人員聯誼Line群組,都是從事防疫工作的兄弟姐妹,有不少人,年紀尚輕,不像我這般老頭子,且身強力壯地,故退而不休,離開公職後,仍繼續從事農事,且進行農業進修,有人會在群組,舖上農業部農業試驗所、農業藥物試驗所等,相關的農藥調配和使用方法,鉅細靡遺,詳細說明,讓我增長見識,收穫良多,感激不盡。然而,農藥相當地專業,使用有分寸,分毫不能有誤差,我這個外行人,只能看熱鬧叫好,卻也沒膽量,敢勇於嘗試喔!陸生渦蟲,應是俗稱,牠的真正學名是柯氏廣頭地渦蟲(Bipalium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)超爛狗屎最噁心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三十)超爛狗屎最噁心作者:吳聰賢醫師每天清晨,早早清醒,清閒無事,也老來無事,有如打發時間般,我就是喜歡坐在田裡,無事找事做,掘土刨根地除草,這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工作,有如靜心念誦佛經,是老僧每日必做的課題,我做的是興趣,老僧做的是信仰。等你跟我一樣老,你會發現老來時間多的是,必須用蘑菇來打發掉,否則閒閒沒事幹,豈非等死過日子?其實,生活能達到此境界,有時間可以打發,有工作可以打發時間,那日子可多愜意,幸福無邊,快樂似神仙,我比得道高僧還自在呢!不過,要切記,要聽我的勸,更要聽岳飛的勸,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,須趁年輕,珍惜青春好時光,在世間,爭取一番大作為。上回提到,我每天清晨除草,總有幾隻蒼蠅,圍繞我身,趕也趕不走,打也打不死,令人討厭,就有疾管署某位長官,用Line回應和指教:「蒼蠅與蚊子,瞬間啟動飛行能力不同,飛行速度也不同,飛行距離更是不同,想用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九)蚊蟲叮咬令人煩)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九)蚊蟲叮咬令人煩作者:吳聰賢醫師每天清晨,日復一日,幾乎沒有例外,我去田裡享受田園之樂,更享受一個人的寧靜;若一日沒去,肉體上是無力感,精神上是失落感,覺得整天興趣缺缺,百無聊賴,無所適從。我去田裡工作的時間,大抵是上午5點至9點,約3、4個小時,隨季節有些許變化,然而,工作4個小時,顯然是極限,不僅體力不濟,甚且疲憊不堪,得不償失,休閒快樂事,反成了苦差事。夏季蚊蟲多,我泡在田裡,必然被蚊子叮咬,公蚊子不咬人,不吸血,母蚊子要下卵,需要營養,必得咬人和吸血,我被蚊子叮咬,我成了幫兇,幫蚊子繁殖下一代。蚊子何時會叮咬人?我最清楚了,蚊子找我玩,我每天在經歷。依照昆蟲學家的說法:斑蚊,多在白天活動,上午9點和下午4點,各有一次叮咬高峰期。家蚊,多在夜晚活動,清晨6點至上午10點,下午5點至晚間8點,屬於叮咬高峰期。其實,蚊子隨時隨地都會咬人。以下是我個人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八)登革熱者知多少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八)登革熱者知多少作者:吳聰賢醫師最近,有不少好友,來Line關心:台灣夏季,天氣炎熱,蚊蟲特多,一大清早的,我脫光上衣,穿着短褲,坐在田間除草,不怕被蚊子叮死嗎?感謝關懷,確實蚊蟲特多,我每天必然被蚊子,叮得滿身包,因習慣了,稍為搔癢外,並無大礙,忍一忍就過去了,不至於被叮死的。台灣俗話說:「基隆雨,新竹風,彰化蚊,安平湧」,彰化自古就是蚊子特多,蹂躪百姓,為人詬病,而僅隔著一條大肚溪,台中的烏日,是彰化的鄰鄉,又豈能例外?蚊子要飛過大肚溪,應該是輕而易舉的,所以,我遭受蚊子騷擾,根本是家常事,見怪不怪。其實,台灣位處亞熱帶,海島型氣候,加上梅雨季節和颱風季節,雨水多,濕氣重,不僅彰化和烏日,台灣全島都一樣,到處是蚊蟲孳生,對蚊蟲來說,人類是躲不了,也隱藏不了的。不過,後世昆蟲學家說,所謂的彰化蚊,指的是俗稱「小黑蚊」,但不是蚊子的「鋏蠓」類昆蟲,真的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七)目不暇給那八哥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七)目不暇給那八哥作者:吳聰賢醫師我記得很清楚,9月1日是我生日,從9月份開始,我每回田裡除草時,幾乎每天,都有1隻八哥,僅有1隻而已,不曾出現過2隻或3隻的,亦步亦趨,不離不棄,緊隨我身邊,與我相伴,兩人的距離非常短,相距僅20、30公分而已,有時近到只剩10公分左右,比咫尺還要近,我幾乎能感覺得到他的心跳,只要我動手,我隨手可得,我非常自信,我能輕易捕捉到他。我赤裸上身,坐在地上,挖土、掘土、鬆土,然後一絲不苟地,鉅細靡遺地除草,一根雜草,一塊莖根,一片葉子,全不遺漏,撿得非常乾淨。他則一點也不怕生,十足信任我,或許他自信自己敏捷,能夠瞬間飛走吧,他完全不怕我,他隨機地,隨意地,漫步在土堆上啄食,他動作飛快,我無法看清楚,到底啄食什麼東西,可能是啄食雜草種籽吧。5月份,我從美國回來,田地荒廢了3個月,在雜草叢生中,我重拾山河,重新奮力,跟雜草拼搏,不是它死,就是我活,在此期間,我沒見過半隻八哥,直到最近,才能重新相逢。很奇怪,不知何原因?我跟八哥足足闊別了4個月,難道這段期間,八哥數量猛然減少了嗎?往年,尤其我公職退休後,就是最近這7、8年,在我田裡,隨時可看到八哥,不是成群結隊,在草叢間追逐飛翔,就是三三兩兩,在田邊產業道路上,好整以暇,無所顧忌地,悠哉漫步,他們大半成雙成對,我發現到,雄鳥會反覆啄食食物,以吸引雌鳥過來,他們多者4、5隻,或5、6隻,少者2、3隻,絕不會只有1隻,更不可能沒有半隻,我心裡滿是疑問,很納悶,氣候變遷嗎?環境因素嗎?外來種八哥競爭嗎?還是被大量獵捕了?八哥機靈,有靈性,不怕生,體型漂亮,羽毛漆黑,伴有白色「八」字斑塊,膚色斑斕,很討喜,能走,能跳,能飛翔,我很喜愛,恨不得每天,跟他們朝夕相處。因為討喜,加上善鳴叫,會學其他鳥叫聲,甚至人聲,故常被人捕捉,關進籠子裡,當成了寵物鳥。幾年前,參加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登山活動,在新北市軍人忠靈祠,原台北縣軍人公墓,位於樹林區忠義街,於停車場小溪邊,看見一大群八哥,少說有50、60隻,溪岸草叢間,來回嬉戲飛翔,煞是壯觀,也煞是美觀,大飽眼福,讓我內心澎湃雀躍,也讓眾山友拿出手機,咔嚓咔嚓,拍照個不停。每天清晨,我坐著除草時,都會有一隻八哥,來到我身邊,跟我四眼相視,義氣相挺,他們都是同一隻八哥嗎?我努力地觀察,發現不是同一隻八哥,因有的有額毛,有的沒有額毛。額毛是什麼?「額毛」長在鳥喙和鼻孔交匯處的額頭,10幾20根的黑色細毛,雄糾糾,氣昂昂,特立獨行,挺立著,直往天上衝,很有英雄氣概,和男兒氣勢,煞是好看,有如岳飛的滿江紅:「怒髮衝冠,憑闌處,瀟瀟雨歇。抬頭望,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...」八哥會怒髮衝冠,這是他的特色,所以有額毛的為雄鳥嗎?不是!搜尋維基百科後,我才知道,不僅雄鳥,連雌鳥也是有額毛的,英雄會怒髮衝冠,英雌也會怒髮衝冠,只有亞成鳥,尚未成熟,還沒有額毛,但長大成鳥後,額毛的怒髮衝冠就會出現了。所以,不是同一隻鳥,而是成鳥和亞成鳥,會輪替來看我,今天可能是成鳥,明天可能是亞成鳥,至今,不曾兩隻鳥同時來看我。八哥,學名Acridotheres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六)先母化身八哥伴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六)先母化身八哥伴作者:吳聰賢醫師好友或許會問:「一大清早,一個人坐田裡,守著一小方寸土地,心無雜念,專心一志地除草,不覺得單調又無聊嗎?不覺得孤單又孤獨嗎?」耗上2、3小時,甚至3、4小時,全心全意,只做一件小事,反反覆覆地,就是除草,在你眼中,在任何人眼裡,肯定是很單調無聊的。在過路人眼中,雖然嘴巴沒有明講,但從他們眼神來看,內心一定質疑著:「千古奇觀,哪來的怪人?像人不像人,像鬼不像鬼,呆坐在田裡,簡直是精神病患,不然就是白痴加笨蛋!」其實,我也自認自己有精神病,一年365天,一天也不間斷,反覆地除草,東邊除草,西邊長草;西邊除草,東邊長草,長草的速度,又是我除草速度的好幾倍,我根本趕不上,我除草僅在為長草做準備,我根本在做白工嘛!被罵精神病,被罵笨蛋加白痴,這是眾人正常的反應,再自然不過了。中國有一民間故事「吳剛伐木」,說吳剛被玉皇大帝懲罰,到月宮砍伐桂樹,其樹隨砍隨合,怎麼也砍不斷,以致千萬年來,吳剛永遠在月宮上砍樹。這位吳姓老祖宗,在月宮砍樹,我則在地球除草,月亮和地球相對,不也異曲同工,有趣極了?他受玉皇大帝懲罰,我則受誰懲罰呢?有太多的好友,用Line關心回應:怎不用電動割草機?怎不用化學除草劑?怎不覆蓋黑色防草塑膠布?或者覆蓋雜草抑制蓆(簡稱抑草蓆)?說得不錯,均說在理上。我用過鋰電割草機,也有一台電動割草機,曾有兩台手動噴藥機,也曾多次舖蓋大型塑膠布,公職期間,衛生局各場宣導記者會,會後的廣告塑膠看板,我都帶回家,舖蓋在田裡,防止雜草叢生,然而,上述方法,各有其優缺點,且各自狀況不同,最後,我只能逐步放棄了。其實,世間萬物,福禍相依,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,萬物都有正負兩面,正面後頭隱藏著負面,負面裡頭涵蓋著正面,無法挑選,只能概括承受,接受它的正面,也接受它的負面,只好審時度勢,撮合著勉強相應著。最重要的,我已習慣坐在地上除草,我喜歡做重複的工作,如果使用了上述各種方法,沒草可讓我除了,我來田裡幹嘛?我豈非漫無目的?豈不要精神崩潰?不管是強迫心理症,還是自閉症,我就是喜歡簡單又重複的工作,我在蘑菇時間嗎?我故意折磨自己嗎?沒錯,我是在蘑菇時間,要把時間消磨掉!人老了,尤其公職退休後,時間挺多的,對任何人來說,如何把老年時光,想方設法蘑菇掉,這是每個人的人生課題,退休前就該準備好的,免得退休後,慌慌張張的,找不到事情做,不悽慘也怪!老人家整天躺床上睡覺嗎?老人家睡眠時間短,5、6小時已足夠,難不成整天躺床上,瞪眼看天花板!老人家整天無所事事,坐沙發,睡躺椅,眼神發呆發昏嗎?很困難,會搞到意志消沉,生命無趣,甚至生不如死,憂鬱如影隨形,憂鬱到想死,嘴巴直叨唸「怎不早點死」!我門診有位老病號,80、90歲,每次坐輪椅來看病,都向我抱怨:「早點死了,該多好!」這又是有病痛的高齡老人,人生難熬的重要課題,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是否會碰上。我喜歡單調又無聊,簡單又重複的工作,除草最適合我了,除了除草,還有更好的工作嗎?沒錯,我也在折磨自己,這是我內心隱藏的痛!民國80年代,阿母晚年,日子過得很孤單無聊,她怎麼打發時間?人老了,連串門子也累了;人老了,看歌仔戲影集也累了,除了在門邊唸佛以外,也是做簡單又重複的工作,有一種包裝防撞用的塑膠泡棉,含有無數的小氣泡,老人家就是用指頭捏破,發出聲響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五)坐骨神經痛難癒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五)坐骨神經痛難癒作者:吳聰賢醫師辛苦除草,我敢保證,絕不是人幹的事,我是人,我卻幹了!更跌破眾人眼鏡的,我的本業是醫師,我是醫師幹農事呢!你能相信嗎?我不是專業的農夫,卻幹得比莊稼漢還辛苦!說來好笑,我使出渾身解數,幹了20年園藝,皮膚比一般莊稼漢黝黑兩、三倍以上,也就是說更辛苦兩、三倍以上,我怎麼沒有領到老農津貼?我都已70好幾了!農業部說,依據「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」規定,老農津貼每人每月6千元,在省轄區域,由中央全額負擔,在直轄市區域,直轄市負擔2千元,中央負擔4千元。我高中、大學同學,應該沒有人領老農津貼吧?事實上,我沒資格領,我也不敢領,我都領了公保和勞保退休俸了,再領老農津貼的話,他人路見不平,我肯定要被人亂棒打死的。我兩份退休俸,合計起來,比一般藍領朋友的薪水還高呢!銓敘部和勞動部是否要修法了?當然,政治人物的貪污才可怕,都是千萬元起跳,甚至上億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四)辛苦除草快樂事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四)辛苦除草快樂事作者:吳聰賢醫師人之本性,不就是好逸惡勞嗎?說白一點,就是喜歡安逸,厭惡勞動;說難聽一點,不也就是遊手好閒,好吃懶做,飽食終日,挺著大肚腩,腦滿腸肥嗎?一日之計在於晨,我把每天最珍貴的時間,耗在田裡,不是幹什麼偉大事業,興國利民,服務大眾,而僅是除草而已矣,卻把自己搞成,類似深山的野人,或街邊的流浪漢,赤身裸體,蓬頭垢面,汗流滿面,全身黎黑,滿身汙穢,甚且疲憊不堪的,我豈非違背人性?違背人之常理?說的也是!我不是石頭蹦出來的,也是父母生養的普羅大眾,平凡世人罷了,所以,三不五時,我也是很偷懶的。例如,清晨5點30分,手機鬧鐘響,天還濛濛暗,算了,再貪睡個5分鐘吧。過了5分鐘,鬧鐘又響了,算了,忍不住又按了貪睡5分鐘。如此反覆2次、3次,橫陳床上,多懶散,也多慵懶,更多的是愜意,但是,最後,仍然不得不逼迫自己,也寬慰自己,「還是早點出門吧?早點下田工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三)不死之鳥咸豐草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三)不死之鳥咸豐草作者:吳聰賢醫師對我來說,咸豐草,種子多,繁殖快,跟土香一樣,是永遠除不盡的雜草,是我的死對頭,是我的死敵,跟我命中相剋,它把我整得不成人樣,汗流浹背,蓬頭垢面,皮膚黝黑,老態龍鍾,簡直深山中的野人!不!更像馬路邊的街友。咸豐草不僅除不盡,它還有兩大隱患,第一個大隱患,植株生長茂盛高大,瞬間讓田地變荒野,甚至變亂葬崗,讓人無容身之處,害我擔心被環保局裁罰,更擔心被丟垃圾,甚至被偷倒廢棄物,此部分,上回已提過,不再重複敘述。第二個大隱患,咸豐草靠種子散播繁殖外,它本身也很耐命,殺不死它,似乎死不了,有如九命怪貓,不!更像不死鳥,在接近死亡邊緣時,仍會重新復活。整株咸豐草,從根拔起,準死沒命的吧?除草工作就此結束了吧?不!還早呢!沒那麼簡單,有如變魔術般,它很容易重新復活的,且像施了肥般,長得比先前,更加茂盛高大呢!土香也這樣永生不死嗎?不,兩者有差別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二)可怕雜草刺查某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二)可怕雜草刺查某作者:吳聰賢醫師田裡的雜草,我每天面對的,種類繁多,耀武揚威,較常見的至少有10幾20種,族繁不及備載,更多的是,我叫不出名字的「不知名小草」,但會累垮我的,會把我整得死去活來的,肯定要跪地求饒的,主要有兩種,除了「土香」以外,另一種雜草,鄉土名稱就叫「刺查某」,要用閩南泉漳語發音。閩南老一輩,有一句俗諺:「惹熊惹虎,毋通惹著刺查某」,意思是說,就算招惹熊、虎等猛獸,也不要招惹兇悍的女人,比喻招惹兇悍的女人,比招惹到熊、虎等猛獸,後果更加不堪設想,縱然不死,也要磨去半條命。個性使然,想裝兇猛,也裝不來,我是懦弱的男人,膽小怕事,只會躲在阿母裙擺後面的男人,沒能力與人爭吵,小時候,阿母常笑我:「有趣,胯下多長了小雞雞的小女生。」可惜!感傷!讓人思念的,若阿母還在,我仍會繼續躲在她裙擺後面。所以,遇上刺查某這般兇悍的雜草,我只能趴伏地上,跪坐地上,俯首稱臣,無能為力,任它蹂躪宰割了。其實,網路搜尋「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」,除了刺查某此名稱外,還有「痴哥草」、「鬼針草」...等別名。我聽過痴哥草,但沒聽過鬼針草。「痴」和「癡」,有呆傻的、專情的、沉迷於某嗜好的意思,如痴呆、痴情、痴心、痴人說夢話、酒痴、書痴等,兩者有何區別?一般來說,痴是正體字,癡是異體字,不過,癡常在佛教用語出現。在閩南語,痴不唸成ㄔ,卻要唸成ㄓ,閩南語借用國語字,所謂的痴哥,就是豬哥,專指好色的男人。刺查某、痴哥草、鬼針草,都是別名,真正的名稱是白花鬼針草,拉丁文學名是Bidens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一)過敏體質特異性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一)過敏體質特異性作者:吳聰賢醫師延續上回話題,木瓜葉煎湯喝,可以治療過敏性體質嗎?何謂過敏性體質?這是基本醫學常識,要有些基本功,我們先來科普一下。針對某樣東西,所謂的過敏原,同樣是人,由於個人體質差異,某甲會產生過敏反應,某乙卻不會產生過敏反應,對某甲來說,甲具有過敏性體質,乙則不具有過敏性體質。當然,甲可能對A東西過敏,乙可能對B東西過敏,丙可能對C東西過敏,偏偏丁就是不會過敏。常見的過敏原,包括花粉、塵蟎、寵物皮屑、食物、藥物等。過敏性體質產生的過敏性反應,較常見的,有四大類:第一類,呈現皮膚反應,如蕁麻疹,症狀是皮膚紅腫搔癢,過敏原可能是比林類(pyrine)藥物,也可能是螃蟹、蝦子海鮮食物等。第二類,呈現鼻腔反應,如過敏性鼻炎,症狀是鼻塞、流鼻水、打噴嚏,過敏原可能是花粉,也可能是塵蟎等。第三類,呈現胸腔反應,如過敏性氣喘,症狀是胸悶、喘鳴、呼吸困難,過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)治療病痛木瓜葉
老之將至喜相迎:(二十)治療病痛木瓜葉作者:吳聰賢醫師今(113)年8月底,約一週前,上午7點過後,我正光著上身,坐在臨馬路的田裡,馬路和田地,約有40、50公分的落差,我手不停地,忙著除草,汗流浹背,全身濕透,已有一陣子了。草生長快速,加上今年雨水多,草長得更茂盛,今年5月1日,從美國回來,我已除草2遍了,如今,草又長回來,我得繼續除第3遍草,來來回回,前前後後,每日如此,周而復始,永無止境。談不上馬路,這裡是農業區,只不過是5、6米寬的產業道路而已,勉強兩輛汽車可相會,由於不少田地,被違章建築,搭蓋了鐵皮屋,工廠可林立的,以致人來車往,交通挺忙碌的,尤其是機車,遠遠地呼嘯而來,那轟隆的聲響,挺嚇人的。我膽子小,特怕死的,田地沒有圍籬,很怕機車失控,高速往田裡衝來,坐在田裡的我,反應不及,包準死定了,以致,每當靠近馬路邊除草時,我都膽顫心驚,誠惶誠恐,擔心害怕的,雖彎腰駝背,專心一意除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九)道聽塗說不可信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九)道聽塗說不可信作者:吳聰賢醫師寫完上一回「傳統中藥香附子」,用Line軟體,傳給數十幾位親朋好友,也張貼私人部落格後,過沒多久,我就開始後悔了,很擔心有人全盤聽信,有如神農嚐百草,依樣畫葫蘆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不假思索,真的拿香附子,來給自己治病,豈非害人又害己,有損個人德行?我不擔心親朋好友,因大家彼此熟識,他們至少會先向我諮詢,我必然會阻止他們,很淺顯的道理,不管中藥或西藥,有人說「藥是毒」,藥不是補品,藥不是好東西,藥絕對不能亂吃的,不過,我最怕的是那20萬部落格訪客,若有少數人,縱然僅一、二位,固執己見,一意孤行,堅決用香附子治病,結果吃出了問題,我豈不成了罪魁禍首,我不殺伯仁,伯仁卻因我而死?無心之過,卻也罪大惡極,我會良心不安的。以致,我馬不停蹄,盡快補上這一回文章,用公衛衛教宣導的立場,呼籲眾人,不要道聽塗說,不分青紅皂白,胡亂吃藥。我認定自己是公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八)傳統中藥香附子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八)傳統中藥香附子作者:吳聰賢醫師關於雜草「草鑲」這個話題,引起不少回響,某些親朋好友,用Line訊息,紛紛給與回應,我收穫良多,感激不盡。前兩天,某衛生福利部長官,我公職期間,深受其照顧,一併在此致謝,他作如下回應:同一植物,地域不同,名稱互異,香附子,別名莎草、大香附、香頭草、土香草、土香(台灣和閩南一帶,都如此稱呼)、水相稜、地藾草等,國際通用學名是Cyperus rotundus。哇!非常接地氣,厲害!這位長官,學術淵博,資歷深厚,從事公衛30餘年,非專業農事人員,竟然能跨領域,如此懂得田間雜草,可謂博學多聞了。不過,他出身南台灣某農家子弟,台灣人勤奮,從小到大,總會幫忙家裡農事,難免會接觸到土香,長輩教導下,耳濡目染,不懂得土香反而奇怪呢。總之,土香是俗名,中文名稱是香附子,搜尋香附子,可在維基百科、百度百科,查到相關資料,當然,搜尋土香,也可以查到甚多鄉土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七)俗名土香眾人知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七)俗名土香眾人知作者:吳聰賢醫師前兩天,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,彰化縣在地的登山團體,歷經17屆理事長,已有34年輝煌歷史的社團,其中某成員,相識多年的山友,用Line訊息,來信指教,她說:沒聽過啥草鑲的,你所謂的草鑲,會不會是俗稱的土香?哇!太厲害了,一箭中的,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,內行人,有見地;明眼人,有見識,舉一反三,即刻叮出我的外行,點出我的無知,我聽烏日鄰居老農亂掰,亂點鴛鴦譜的,說此雜草名為「草鑲」,如今,卻已被多人指正為「土香」,土香才正確,明見經傳的,草鑲是誤導,是錯誤的。我很好奇,她的工作很專業,也很忙碌,她的職業是教保育老師,從事發展遲緩學童、身心障礙學童之教養,不是農婦村姑,不是專門從事農業的,怎會知道土香這號人物?不過,話說回來,彰化縣是人口大縣,也是農業大縣,尤其南彰化一帶,不少偏遠鄉鎮,很多家庭,多多少少,有自家農地,不管從事農作、菜圃或園藝...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六)雜草土香有來歷
老之將至喜相迎:(十六)雜草土香有來歷作者:吳聰賢醫師上回提到,我這個70餘歲的老頭子,似乎很有耐心,很堅持,也很有耐力,這是真的嗎?閩南話說的「凊飯毋呷,是查干ㄟ」,這才是真的。一年365天,每天一大清早,就得去田裡工作,使盡洪荒之力,幹得滿頭大汗,也幹得汗流浹背,不是幹什麼大事業,也不是幹什麼偉大工作,僅是坐在田地裡,反覆不斷,拼死拼活地除草而已,說白一點,比愚公移山還不如,根本是在做憨工。田裡有一種,不知名的雜草,剪不斷,理還亂,幾乎是人類的死對頭,生來就是來搞鬼的,天生注定的磨人精,死纏爛打,越是除草,它越是長得多,也長得快!若是不除草呢?那就等著雜草叢生,等著它蔓山遍野,成了荒郊野地,荒山野嶺,眼睜睜地,人成了無立錐之地,無容身之處。此篇經驗談,引來不少回響,有位多年朋友,彰化縣某鄉鎮衛生所護理長的老公,他用Line回覆:家裡有塊地,種了秋葵和茄子,雜草除不盡,尤其雨後更盛,大...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