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夢藏東平安歸;(三四)假冒藏獒忒有趣
作者:吳聰賢醫師
走下環保觀光巴士,離羊卓雍錯還有一大段距離,遠遠望過去,我看到兩團白色的龐然大物,一動也不動,就立在湖邊,好像是牦牛,又好像是牦牛的雕塑品。雖然身軀龐大,足有人類10倍大,甚至更大,雖然那對犄角彎曲尖銳,挺嚇人的,但牦牛性情似乎滿溫馴的,除非在草原上,低頭徘徊吃草,否則大半時間都是乖乖地,有如老僧坐定般,靜止不動的,好像受到藏傳佛教喇嘛的身教和言教。牦牛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,是西藏的代表性動物,僅此一家,別無分號,西藏很多風景區會有牦牛的雕塑品,供遊客觀賞拍照;也會有真的牦牛,供人騎乘和拍照。等走到湖邊,一探究竟,哇!是兩隻活生生的牦牛,那身超長又雪白的毛髮,太令人驚艷了,肯定溫暖又柔軟,直想趴在牠身上磨蹭,若能躺著睡上一覺,那簡直是天上人間福份!西藏旅途上,看到不少牦牛,會跟馬兒、羊兒混在一起,和睦相處,共同吃草,但一般牦牛都是黑色的,極少看到全身雪白的。
犛(ㄌㄧˊ)牛,是正體字,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:「犛牛,動物名,哺乳綱偶蹄目。全身有長毛,野生者色黑,畜養者色白,腿短。也作氂牛。」除了犛牛,還有其他異體字,如犁(ㄌㄧˊ)牛、牦(ㄇㄠˊ)牛、氂(ㄌㄧˊ或ㄇㄠˊ)牛。在羊卓雍錯邊,雪白的犛牛專供人拍照,不知哪位藏人想出來的構圖,非常厲害,首先,在陸地上,讓人先爬上牛背上;接著,牛後退走,走進湖內,1/2小腿浸泡在水裡;然後,由岸邊的人,協助幫忙拍照。我個人突發奇想,若能搭配晨曦或夕陽,意境會更濃厚,效果更加乘。背景絕佳,水天一色,人在水中,騎在牛背上,獨處人間,簡直夢幻到極點!人若穿上雪白蓬蓬裙,搭配上雪白長毛犛牛,豈只美不勝收?德國童話故事中的白雪公主,都要被比下去了!我看到不少女生,紛紛排隊上陣,你幫我,我幫你,搶著拍照。過了這個村,就沒那個店,人生幾何?千載難逢美景,青春豈堪留白?
一個74、75歲的老頭子,來到4000多米的高原,沒有高原反應,就很慶幸了,豈敢有任何舉動?按部就班地,一步又一步,不敢太激動,也不敢過度興奮,只敢跟著眾人後面,找個隙縫,走近湖邊,用雙手探探水溫而已。來到湖邊朝聖的遊客,密密麻麻的,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,少說有近千人,我估計整天應有數萬人。台灣是暑假,中國大陸也是暑假,不少學生摸樣的年青人或孩童,也來到西藏旅遊。猜想得到,「318此生必駕」,號召力挺大的。遠方的水是碧綠的,近方的水確實很清澈,看得到細小,卻有斑斕色彩的砂礫,是有點冰涼,但頭頂上太陽超大,氣溫超酷熱,並不覺得冰冷,我真想脫下鞋襪,泡泡冰涼的湖水,來個全身透心涼。若在台灣,大家肯定這樣做,遊山玩水嘛,水沒有玩,豈能感覺舒爽?然而,放眼四下,不僅台灣團不敢這樣,連大陸內地團也不敢!乖乖地,眾人不敢逾越規矩!因羊卓雍錯是藏族的聖湖,神靈聖潔之地,豈能用來洗腳?藏人肯定群起抗議的。此外,景區也有告示,禁止在湖邊戲水,我老頭子膽子小,擔心被公安抓,不僅罰款,說不定要被拘留數天呢!
我佇立湖邊,仔細觀賞犛牛,保留些距離,以免妨害他人拍照。全身雪白的犛牛確實漂亮,好像天上下來的神獸,不屬於人間的,那超長的毛髮覆蓋全身,密密麻麻,少說30、40公分,甚至更長,主人梳理得非常蓬鬆,陽光下閃閃發光,光采奪目,煞是好看。6月30日,我們進入西藏林芝,有看到犛牛嗎?沒有!7月4日,進入西藏拉薩,有看到犛牛嗎?幾乎沒有!直到拉薩往日喀則沿路,才陸續看到犛牛。據維基百科說,犛牛毛髮密長,汗腺排汗功能差,僅適應高原低溫氣候,來到攝氏15度的較低平地,很容易熱衰竭,反而無法適應。此刻7月初,我沿路看到的畜養犛牛,很多冬季的毛髮,尚未脫落乾淨,下腹部半脫落的毛髮,堆積懸掛著,很髒也很亂,似乎藏人忙於耕種,沒空去處理畜牲。林芝地區,號稱小江南;山南地區,水氣豐沛,從事農耕是必然;然而,日喀則地區較高寒,但冰川融水,所形成的小溪流也不少,不時看到山谷,沃野千里,種滿農作物,滿眼田園美景,還以為人在台灣呢!農作物主要是青稞和油菜花,尤其是油菜花,滿野遍地,開滿黃色小花,漂亮極了,把天空和高山都染黃了。不過,我不了解在西藏高原,為何要種油菜花?為了榨取植物油嗎?
維基百科有記載,犛牛,是一種生活在青藏高原,以及周邊4000米以上的長毛屬動物,現存犛牛分兩個亞種:野犛牛,原生種,體型龐大,肩高甚至可達2米,牛和馬都一樣,均以肩高來代表身高,具有粗壯的犄角,通常生性兇猛,人類要避免靠近,免得招致生命危險,牠們適應野外生活,數量不足1.5萬頭,屬於易危物種,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,不得捕捉、販賣或宰殺。家犛牛,馴化種,體型較小,肩高一般只有野犛牛的一半,性情溫和,犄角較細,且間距較窄,全球超過2200萬頭,除了肉和奶,也用於馱運重物,故被譽為「高原之舟」,是藏族在高原生活、經濟和文化上,不可或缺的物種。
除了犛牛供拍照外,也有獒犬在湖邊擺攤,供觀光客拍照。當然,想與犛牛、獒犬合影拍照,須給小費,一般都是幾10元人民幣。在羊卓雍錯湖水邊,我看到3隻獒犬,端坐在各自的鐵架上,有遊客爬上鐵架去,跟狗一對一合影了。類似前述的犛牛,這些獒犬也是全身雪白長毛,很是漂亮,卻令我驚訝不已,我見過幾次獒犬,在台灣見過,來西藏旅遊也見過,不是黑色的,就是墨綠色的,還不曾見過白色的,讓人相當驚奇。在台灣,政府經營的,有收費的風景區,如桃園市復興區車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,114年8月17日,我跟隨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,剛從遊樂區健行踏青回來,景區門口外馬路邊,民眾若擺攤,政府管不著,但景區門口內,則絕對禁止擺攤,沒想到,羊卓雍錯景區內,藏人大剌剌地擺攤,尤其是販賣西藏天珠、寶石、玉石和水晶的,甚而製成項鍊、戒指等飾品的,特別地多,隨處可見,竟然沒被禁止!難道為了提升藏人福利,特別給予通融和優惠嗎?
就在7月23日,我們從西藏旅遊回來的第10天,有人在社群媒體上傳影片,似乎是大陸內地人,指出羊卓雍錯旅遊時,發現付費合影的藏獒,疑似拉布拉多犬,在脖子上圍繞毛領假扮的,掛羊頭賣狗肉,確實好笑!羊卓雍錯景區工作人員回應,景區並未提供與藏獒合影的官方服務,涉事犬隻是村民在景區下方自行攜帶,不在景區管理範圍內,此官方說詞,撇得一乾二淨,也是好笑!總之,出外旅遊,求個歡樂,大家睜一隻眼,也閉一隻眼,何必那麼斤斤計較?還提啥個虐待動物疑慮?真是的!藏人又沒說是藏獒,自己心甘情願認定是藏獒,又能怪誰去?轉個方向來說,能想出此種偷龍轉鳳的手法來,還能製出維妙維肖的毛領來,可算聰明絕頂呢!鼓掌拍手叫好啦!(114年8月22日完稿)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