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夢藏東平安歸:(三五)東方神犬乃藏獒

逐夢藏東平安歸:(三五)東方神犬乃藏獒
作者:吳聰賢醫師

在羊卓雍錯湖水邊,我看到兩隻雪白的西藏犛牛,全身毛茸茸的長毛,神氣活現的,煞是好看,遊客紛紛搶著拍照,對應那碧綠色的聖湖,這豈非是聖靈出世?難道是某位仙人的座騎?Google搜尋結果,還真的是呢!在苯教和藏傳佛教的神話傳說中,有一位神山之神,名叫「雅拉香波」,挺有名的,也是雅隆地區的守護神,常化身為白犛牛,或騎著巨大的白犛牛,守護者雅隆地區。另外,在納西族的東巴文化中,不同宗族,不同文化,大家有志一同,其守護神也是騎乘白犛牛。我大學某位同學,去年或今年初,也從西藏剛旅遊回來,我的逐夢藏東平安歸,兩天前,他就送來了回應,就是一張在羊卓雍錯,騎乘白犛牛的照片,還挺神氣活現的,其本人滿臉堆笑,幸福樂開懷呢!他個人喜好太極拳、太極劍,數十年如一日,從這張照片看來,或許可自稱「太極神尊」呢!

何謂苯教?跟藏傳佛教有何關係?我前面曾稍微提過,在此再詳述一遍。「苯教」是西藏原住民,歷史上最早的宗教信仰,苯教就是薩滿教,也就是說,早期藏族是信仰薩滿教的,源自於原始的薩滿信仰演變而來,崇拜的對象,包括天地日月、雷電冰雹、山石草獸等自然物和自然界的神靈與鬼魂等等。當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後,在吐蕃王朝推波助瀾下,以佛教為主要宗教,苯教為了生存,不得不融入了佛教成分,或者說,佛教自然而然地,包融了苯教成分,進而演化成獨幟一格的藏傳佛教,最終,導致苯教被邊緣化了,甚至消失無蹤了。「雅隆」指哪個地方?雅隆地區即今日西藏的山南地區,在吐蕃王朝分裂時期,某個王系來到此地稱王,建立雅隆王朝,當吐蕃歸附元朝後,此雅隆王系也自然解體了,從歷史上消失不見了。此雅隆王朝在山南地區唯一的遺跡,據藏族嚮導說,僅剩一座藏族宮殿留存,此宮殿不是旅遊景點,不對外開放,只能遠觀,不能褻玩。我看著遠方的宮殿,領略到世間的滄桑無常,內心難免感傷。關於此景點,我有空另找時間再詳談了。

何謂「納西族」?何謂「東巴文化」?納西族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,人口30.8萬,被列為第27大民族。中國官方承認的,共有56個民族,包括佔絕大多數人口的漢族,以及習慣上稱為少數民族的另外55個民族,這些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。至於居住在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溝,人口才194人的達曼人,有著藍眼睛、高鼻梁、卷頭髮、深棕色皮膚,來自尼泊爾的後裔,是否也是56個民族中的一族?還是第57個民族?都不是!因長年與藏族混居,服飾和語言難以分辨,有本族語言,但都講藏語,加上人數太少,僅被歸類為藏族啦。納西人聚居於雲南、四川和西藏交界的麗江及毗鄰地區,其中以雲南為主,佔了納西族人口95.5%,納西族信仰東巴教,是宗教,也是傳統文化,屬於原始多神教,主要有祖先崇拜、鬼神崇拜、自然崇拜等,似乎類似巫教、薩滿教、苯教等,只要提到納西族,自然會聯想到東正教。

雖星期假日,一年365天,我照樣不得閒,早上仍舊田裡除草去,滿頭大汗,汗流浹背地,回到家,沖個澡,吃個飯,睡個覺,午睡醒來,剛看到某位好友,私賴送來的回應。這位好友可不簡單,是我高中58同學會的大人物,更是風雲人物,同學會或校友會,都有他的存在,他不推卸責任,勇於承擔,我公職期間,也挺受他關照的。他也送來一張相片,也是本人騎在白犛牛的背上拍照,背景是高山和峽谷,明顯地不是在羊卓雍錯拍攝的,他滿臉幸福和自信,似乎天下唯我獨尊,捨我其誰的態勢。天地間,唯有老子最出色。厲害人物就是這樣,悶聲不響,莫測高深,惦惦吃三碗公半,我跟他在一起多年,從不曾聽過他去過西藏,沒想到他早已搶先一步,擔任先行者,體驗青藏高原風光,也享受人間冰川湖泊美景了。我這個後來者,有如半瓶水響叮噹,嚐到一點小經驗,看到一絲小體驗,就喜歡自以為是,大聲喧嘩,譁衆取寵,博取關注,很不應該,令我慚愧,我要反省喔!

說到羊卓雍錯湖水邊,有村裡的藏人,用拉布拉多犬假扮藏獒,吸引遊客拍照收費,還蠻有趣的!我個人認為,在法律上,並不牽涉詐欺罪,因藏人不會公然說謊,號稱牠是藏獒,是遊客個人認知問題罷了,惟道德上,明顯地有故意誘導詐騙之事實。我重新回想那3隻藏獒,也翻看網路影片,真的很好笑,確實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貨。當時,我現場看這3隻藏獒,我心裡也覺得怪怪的,是藏獒嗎?看那狗頭狗臉,就是缺少藏獒的勇猛和霸氣!再來就是白色的毛髮,讓人覺得怪異,我看過的藏獒,不是黑色的,就是墨綠色的,豈有全身雪白的,為免太詭異了!不過,等我網路搜尋後,才知道真的有雪白色的藏獒,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,就是有白色藏獒,只是數量較稀罕。在台灣,約3、4年前,我看過藏獒,有人緊緊拉著一隻黑色藏獒,從我家小巷弄經過,那龐然大物,兇狠霸氣的模樣,加上我那先入為主的兇猛觀念,老頭子膽小怕死,不僅害我退避三舍,甚至趕快躲進屋裡來,免得無端被咬上一口。

此次西藏行,114年7月1日,週二,行程第3天,來到林芝的隔天清晨,從林芝拉長車,開往此行重要景點之一,「色季拉山」遊客服務中心。走下巴士,即刻尋找公共衛生間,74、75歲的老頭子,下車第一件事就是尿尿,經藏族嚮導指示,衝往遊客服務中心,廁所就在遊客服務中心的最裡頭。等尿尿後,才有心情,才有空閒,始能悠閒地走往觀景台看風景。觀景台標高4728米,視野開闊,是觀賞南迦巴瓦峰與魯朗林海的最佳地點,不提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,僅觀景台就比台灣的玉山還要高。走往觀景台的一小段路程,就有很多藏人攜帶自家犛牛和藏獒,擺攤供人拍照收費,越往裡頭走,也有藏人抱著精心打扮的小羊羔,遊說有小孩的遊客拍照。我看那些藏獒,全部都是黑色長毛,個體龐大,臉孔勇猛霸氣,還挺嚇人的!不過,似乎已習慣供人拍照,反而滿溫馴的,在主人招呼下,乖乖地供人擺佈拍攝,有如老僧坐定。至於羊卓雍錯的假貨藏獒,很明顯地,半點也沒有藏獒天生的英雄氣勢,兩者天差地別,完全不是同一等級的。關於色季拉山景點,我有空另找時間再詳談了。

維基百科有如下敘述。藏獒,原產於青藏高原,是一種大型猛犬,也是一種稱職的牧犬和護衛犬,意為高原牧犬,又稱藏獒犬、松藩犬、雪山獅子,是世界級珍稀犬種之一,有人稱之為東方神犬。藏獒性格兇猛,野性尚存,曾出現多起傷人甚至死亡案例。近年來,中國大陸寵物業發展快速,由於商人炒作,導致配種用的純種藏獒,炒作到動輒數十萬,甚至上千萬人民幣。汗血馬也是珍稀物種,在中國大陸,照樣炒作到上千萬人民幣。台灣農業部(前農委會)將藏獒公告為「特定寵物」之一,列為應加強管理的中大型犬種之一,而非禁止飼養的犬種。飼主養藏獒應遵守「動物保護法」相關規定,必須成年人伴隨才能出入公共場所、必須使用長度不超過1.5米的牽繩、必須配戴不能影響散熱的口罩,否則處新臺幣3萬以上、15萬以下罰鍰。

有人好奇,藏獒兇猛?還是比特犬兇猛?兩者相爭,到底誰會贏?會提出這個問題的,表示他對比特犬完全不了解,長得其醜無比的比特犬,才是真正的可怕,才是真正的兇猛,才是真正的禽獸,有不少短視頻報導,傷人和咬死人的比特犬案例不少。比特犬咬人後,要讓牠張開嘴巴,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!有專家說,要避免比特犬咬死人,只有第三人協助,用臂彎勒緊比特犬脖子,讓比特犬暈死過去,甚至死亡,牠才會鬆口的!台灣農業部已公告,比特犬是禁止飼養和輸入的動物,但藏獒不受此列管。(114年8月24日完稿)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