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三、散播性血管內凝血

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
二三、散播性血管內凝血
作者吳聰賢醫師
內科實習最後一天,下午兩點多,外面開業醫轉診一位女病患,30多歲,丈夫、公公、婆婆,及娘家父母跟著來。患者輕度發燒37.8度,血壓低BP 86/60mmHg,脈搏微弱,意識障礙,無法順利對話,皮膚多處瘀點(petechia)、紫斑(purpura),血液學檢查紅血球(red blood corpusRBC)、血色素(hemoglobinHb)、血比容(hematocritHct)均低,白血球16000多,血小板不到10萬,初步診斷為敗血性休克(septic shock)。
依照主治醫師處方,掛上點滴5%glucose saline solution,抗生素即刻給予,包括對抗革蘭氏陰性菌的Garamycin,和對抗革蘭氏陽性菌的cefamandol。病情沒有好轉,持續惡化,意識逐漸昏迷,嘴角流血,血壓升不上來,同時點滴注射處針孔不斷滲血,緊急驗血,一些血液凝固時間均延長,包括bleeding timeBT)、coagulation timeCT)、thrombin timeTT)、prothrombin timePT)、partitial prothrombin timePPT)。至今,這些凝固時間我還搞不懂。
又依照主治醫師處方,我每兩個小時,給患者輸注止血劑Transamin 2Amp,但病人仍然持續變壞。等到內科主任趕回營區,已經晚上七點多。專長血液學的內科主任診察病人後,診斷為敗血性休克(septic shock)併發散播性血管內凝血(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),指示停掉止血劑transamine,改換抗凝血劑heparin,完全180度的轉變。我內科實習最後一天,徹夜熬到凌晨四點,最後,仍然挽不回一條年輕的生命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、彰化地區基層醫療繼續教育-後記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、彰化地區基層醫療繼續教育-後記 作者:吳聰賢醫師 自民國90年3月22日下筆到4月10日截止,共用去20天時間,平均一天1.1頁,到南投中興新村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,接受新進人員營業衛生管理講習的前一晚,90年4月9日(星期一),熬夜到隔天早上五點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九、文獻證據的等級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九、文獻證據的等級 作者:吳聰賢醫師 證據醫學強調文獻的等級,惟有高等級的初級資訊才會中選,何為高等級?依照研究設計(design of study)的不同,有不同的等級,排前頭的等級越高, 1.     &n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八、二級資訊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八、二級資訊 作者:吳聰賢醫師 另外一種方式是發行二次資訊期刊(Journal of secondary publication),目前已有ACP Journal Club 及Evidence-Based Medicine等幾種雜誌發行,它們聘請一群流行病學專家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七、初級資訊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七、初級資訊 作者:吳聰賢醫師 學術期刊不知凡幾,如果限定生物、化學、物理、藥理、微生物等基礎醫學,和外科、內科、小兒科、婦產科等臨床醫學,全球搬得上檯面者,少說也有1-2萬種,一年發表的論文估計50篇 ×12月 ×15000本 = 900萬篇,四、五十年來少說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六、證據醫學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六、證據醫學 作者:吳聰賢醫師 第一次接觸「證據醫學」在三年前,民國87年5月份「彰基院訊」的「院長的話」標題就是「證據醫學」,由彰基黃昭聲院長主筆,此次基層醫療繼續教育研習後,重讀這篇文章才能有深刻的了解。 證據醫學(Evidence-based medic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