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O八、雙因子變異數分析

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
O八、雙因子變異數分析
作者吳聰賢醫師
自變項(independent variabl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依變項(dependent variable
屬於非連續變項(non-continuous variable    屬於連續變項(continuous variable
        A1    A因子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Y
           A2    A因子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Y
        A3    A因子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Y
        A4    A因子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Y 
B1    B因子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Y
           B2    B因子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Y       
美國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體重
英國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體重
韓國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體重
中國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體重
男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體重
女性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體重

此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由數個t檢定組成,兩兩交互配對,6組加6組,總共12組。(男美國人與男英國人)、(男美國人與男韓國人)、(男美國人與男中國人)、(男英國人與男韓國人)、(男英國人與男中國人)、(男韓國人與男中國人);(女美國人與女英國人)、(女美國人與女韓國人)、(女美國人與女中國人)、(女英國人與女韓國人)、(女英國人與女中國人)、(女韓國人與女中國人),4 ×3 ÷2 66 6 12,共12t檢定。只有12組嗎?
道理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同,當任何一組或以上t檢定達統計學意義,p0.05,即稱此雙因子變異數分析達統計學意義。如果12t檢定均不達統計學意義,全部p0.05,即稱此雙因子變異數分析不達統計學意義?對嗎?我不知道!
如果,不採用交互配對,只採因子內配對,例如(美國人與英國人)、(美國人與韓國人)、(美國人與中國人)、(英國人與韓國人)、(英國人與中國人)、(韓國人與中國人),或(男性與女性)共7t檢定,只要其中一組或以上達統計學意義,縱然上述12t檢定均不達統計學意義,此雙因子變異數分析仍達統計學意義?對嗎?我不知道!
組間配對
國籍間比較
(男美國人與男英國人)、(男美國人與男韓國人)
男美國人與男中國人)、(男英國人與男韓國人)
男英國人與男中國人)、(男韓國人與男中國人)
(女美國人與女英國人)、(女美國人與女韓國人)
(女美國人與女中國人)、(女英國人與女韓國人)
(女英國人與女中國人)、(女韓國人與女中國人)
6612





性別間比較
(美國男人與美國女人)、(美國男人與英國女人)
(美國男人與韓國女人)、(美國男人與中國女人)
(英國男人與美國女人)、(英國男人與英國女人)
(英國男人與韓國女人)、(英國男人與中國女人)
(韓國男人與美國女人)、(韓國男人與英國女人)
(韓國男人與韓國女人)、(韓國男人與中國女人)
(中國男人與美國女人)、(中國男人與英國女人)
(中國男人與韓國女人)、(中國男人與中國女人)
16
組內配對
國籍間比較
(美國人與英國人)、(美國人與韓國人)
(美國人與中國人)、(英國人與韓國人)
(英國人與中國人)、(韓國人與中國人)
6
性別間比較
男性與女性
1

事實上,總共有12 16 6 1 35組。是否這35組中任何一組或以上達統計學差異,此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即達統計學意義?我真的不知道。我自作聰明將問題呈現,對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做如此剖析,祈求學者專家不吝賜教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、傳播性貂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、傳播性貂腦病 作者:吳聰賢醫師 傳播性貂腦病(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,TME)於194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(Wisconsin)首次被描述,由於以羊搔癢症(Scrapie)的病羊屍體餵食貂,經由prion的傳遞而感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五、羊搔癢症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五、羊搔癢症 作者:吳聰賢醫師 羊搔癢症(Scrapie,scrape 刮、擦、削)有人誤寫為羊騷症,把羊騷味當成搔癢症糗大了,此症在英國已有300-400年的歷史,潛伏期1-5年,症狀包括虛弱、口渴、運動失調、抽搐等,類似狂牛病,唯一差別是皮膚搔癢,錄影帶中綿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七、傳播性海綿狀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七、傳播性海綿狀腦病 作者:吳聰賢醫師 傳播性海綿狀腦病(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,TSE)是一群疾病的集合名詞,所以encephalopathy(腦病)採用複數encephalopathies(腦病們)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四、狂牛症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四、狂牛症 作者:吳聰賢醫師 狂牛症(mad cow disease)是俗名,也有人譯為狂牛病,『病』是一種疾病,已確知其病因者,『症』是症狀、或症候群,未確知其病因、或有多種病因者,狂牛病99%以上確定與prion有關,但少數研究人員懷疑與某種病毒感染有關,因… Read More
  •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六、庫魯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六、庫魯病 作者:吳聰賢醫師 南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土著流行庫魯病(Kuru),土著有某宗教儀式,親人逝世時,由家屬分食其遺骸,女人、小孩分食四肢,較尊貴親屬則分食腦髓,屬嗜食同類行為(cannibalism),與西藏的天葬習俗不同。庫魯病(Kuru)土話:「驚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